固然要做到朝中大员,除非得皇帝拔擢,熬资历上来必然不会太年轻。但若朝中做实事儿的,都是六七十岁的老头子,一来不利于革新,二来也说明在人才的选用拔取上出现了断层、存在问题。这里穆明珠所想的“革新”,不只是为了制度上的改革,更是指“人”,因一个花甲之年的老臣子,背后的利益集团已经固定、相应的人脉关系也不会再有太大变化,这对穆明珠而言,无疑是不利的。

        她要掌权,便要在朝中多起用新人,才能创造机会。

        樱红点头道:“不过朝中大臣都差不多这个年岁。从前那凤阁侍郎陈大人算不那么年长的,可惜死在了

        扬州。像右相萧大人这样年轻的,从来都是极少的。”

        萧负雪以尚未而立之年,便做得了当朝右相,乃是因他有长兄萧负暄在前,属于皇帝破格拔擢的一类。

        “方才见殿下议事,奴不好来惊扰。”樱红又道:“宝华大长公主府中派了身边的大侍女来探问殿下。”

        穆明珠已经想到,自己这一出皇宫,自然少不了又给众人探病慰问一番,便道:“请人入内说话吧。”

        来人乃是宝华大长公主身边的大侍女,口齿伶俐,转述了主人关切的话语,“大长公主殿下一直挂念着殿下的伤情,原本想亲自来见,只是这几日伤风咳嗽,担心过了病气给殿下,因此只派奴来传话,待日后大好了再相见。大长公主殿下听说您接了总理军资后勤的差事,知道这是苦差,请您放宽心情,说‘公主与陛下乃是母女之情,一时气恼罢了,过阵子便好了’。为给殿下取乐,宝华大长公主又命奴这一趟送两位可意的郎君来。”她轻轻击掌示意,门外便转入两名锦衣貌美的郎君来。

        穆明珠漫不经心听着。

        宝华大长公主的想法,应该也是当朝许多人私下的想法,那就是皇帝给她这桩差事,并非是重用她,而是在变相惩罚她。

        此时那两名锦衣貌美的年轻郎君,垂首缓步上前来,不敢越过宝华大长公主大侍女的位置,停步深深拜下去,齐声恭敬道:“见过公主殿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