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扬州城的米价在半个月内,从穆明珠定下的一百二十文一斗,因焦家出手,暴涨到三百文一斗,又小有上升,到达三百三十文一斗,随后小有下降,回到二百八十文一斗,等到大批运粮商船开到,粮价一路下跌,一斗二百五十文、一斗二百文……乃至于一百五十文、一百文……
当初朝
廷下诏征调用粮之时,附近藏起粮食来惜售的商人们纷纷开了粮仓。
各地粮商闻风而动,使出浑身解数,不要命似得往扬州城内运粮。
扬州城内的粮价跌回到一斗一百文后,又再度向下跌去,到了一斗八十文——回到了穆明珠插手之前的价格,并且一路下降,一斗七十文、六十文、五十文……
粮价最终基本稳定在一斗三十文,呈现缓慢下降的态势,虽然仍旧比别处一斗二十文要贵一半,但一来运费人工所在,二来商人要有利可图。
而扬州城内粮荒的问题,不破自解。
崔尘所担心的,“饿殍满地”的场景也并没有出现。
穆明珠打了一场漂亮的粮食价格商战,丝毫没有动用朝廷威权,正是“大灾不抑价”这一理念的最佳实操。
不管扬州城中人士私下如何议论这位神奇的小公主殿下,穆明珠本人却无暇盘点上一场战役的胜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