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又问道:“你可知道外面的米价?”
王长寿叹了口气,道:“自水灾之后,扬州城米价飞涨,原本还有朝廷的赈灾粮,可是人多粮少,听说周围朝廷的存粮两个月前就用完了。打那之后那米价更是一路飞涨上去,奴半个月前自卖入焦家之前,曾想去买米,那时候米行的米价已经涨到一斗八十文了。这又下来半月,怕是更贵了。”
一个青壮自卖入焦家为奴,能得卖身的一吊钱,也就是一千文。而一斗米就要八十文,就算一个人每天吃半饱,一斗米也不过只能吃七八天而已。若是这人拖家带口,那卖身的一吊钱,也只能供一家一月之用罢了。
王长寿试探道:“殿下问这些,是想买人买米?”
穆明珠道:“你倒是机灵。”
王长寿便道:“人好买,米却难。若是殿下自己买的不多,自然够。可米行里现在也没有米,半个月前奴亲眼见的,手里还有几个银子的人,凭着银子在手,也买不到米。因为米行每日只肯卖一点,有的米行是真的快没有了,但许多米行都是留着米,等着后头价更高了再卖呢!这些米行……”他压低了声音,有几分气愤与仇恨,“背地里都是焦家的产业。”
“难怪说世事洞明皆学问。”穆明珠叹道:“你常在码头上跑,见识倒是比许多朝中大员还高。”
王长寿一愣,摸头笑。
他进来第一番拍马屁,看穆明珠反应便知拍到了马蹄上,多嘴多舌倒不如质朴憨厚。
说话间,静玉终于姗姗而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