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面的右相萧负雪闻言,睫毛轻轻一动。
他近日来越发消瘦了,听完左相的话,转向上首问道:“焦家既然事涉谋逆,危险异常。万事都可再斟酌,只是扬州城中当以公主殿下安危为重。不如命一队精兵渡江接应,命孟都督领府兵,强行突围而出,送公主殿下出城。”他知道前世后来发生的事情,看到鄂州与南徐州动兵,便知道与谢钧有关,因前世支持谢钧上位的,正有这两州的都督,只是此话难以对旁人讲,便道:“当日与公主殿下同往扬州去的,还有南山先生谢钧。若是谢先生在混乱中受了波及,恐怕引得天下士人震动。不如命接应的精兵,把谢先生也一同接回来?”
与谢钧同路而归,又有朝廷精兵在侧,穆明珠反而更安全一些。
左相韩琦也道:“正是。只要公主殿下一离开扬州城,立时命鄂州与南徐州左右夹击,又有扬州府兵在内接应,那焦家虽然在扬州势大,但没有外援,最终也要引颈就戮的。”
萧负雪心中清楚,届时鄂州与南徐州的两位都督未必会真出力,但眼下紧要的是把穆明珠救出来,便道:“左相所言极是。咱们远在建业城中,多讨论一刻,扬州城中便多一刻的变化。臣请陛下从速发令。”
皇帝穆桢沉吟片刻,面上喜怒难辨,转向李思清,问道:“你以为如何?”
李思清低声道:“臣以为右相所言极是。”
皇帝穆桢点点头,道:“那便拟旨吧。”
于是李思清草拟诏书,如萧负雪所提议的那样,从建业城中派了一支皇城精兵两
千人,渡江赶往扬州城外接应;命鄂州与南徐州都督按兵不动,迎穆明珠与谢钧出城而归。待到两人离开之后,再缉拿焦家罪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