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十一,三路大军齐抵燕京城下三里,在三座正门对面扎营,金军不想北伐军进城,北伐军也不想对方未经允许便出城。
大营扎下之后,北伐战书投进燕京城内。
杨丛义在战书中给城内金军五天时间考虑投降,并在战书中警告金军,若五天时限一到,城内官员、军队仍然选择顽抗,城破之日,绝不受降!
同时北伐军也将众多宣传文书投进城内,警告城内百姓,若有人协助金军守城,破城之日,流放边疆,也劝告百姓,若能或明或暗帮助北伐军夺取燕京城,城破之日,不论何人,均可论功行赏!
腊月十三,随着罗聪率领的第四路大军抵达燕京城西,也在三里之外扎营,十五万北伐军正式完成对燕京城四面合围。
四座大营扎好之后,杨丛义将一份图纸分送各营,命各营按图纸要求在距离燕京城门一里之外修筑长、宽百丈的五丈高台。
由于杨丛义并不要求这些高台必须是永久工事,所以允许各营以泥土、冰雪、木头为材料,快速修筑一个稳固的高台即可,难度比想象中低很多。
各营先以木头架构最底层,而后以冰雪或泥土填充,待底层稳固,再在其上架构第二层。
通过通运大营战役,几乎各营将士都已经有冰雪筑墙的经验,加之附近积雪众多,各营建造高台的速度出奇的快,高台每天长一丈,一眼望去逐渐与不远处的燕京城墙平齐。
高台尚未修筑完成,杨丛义给燕京城内一众东金留守官员和守军的五天考虑时限已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