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统制说的对,大人还是稳坐中军大帐,居中策应为好,雁门关何须大人亲自出马。”
“你们这话就错了,没听副帅说吗,雁门关可不仅仅只是一座关隘,那是一座门户,金人入关,我们出塞,都必经此处,它是大宋在北方的门户,也是金国在南方的门户。雁门关在,河东就在,关中就在,中原后方便可稳固,大名府、济南府驻军就能全力应付真定府、燕京之敌,这个位置可是非同一般啊!”
“袁大人此言极是,不愧是征战多年的老将,眼光就是老到。要收复河东、关中,包括燕京、云中,确实都离不开雁门关,雁门关不在我们手中,想北伐成功,无异于痴人说梦。控制住雁门关,忻州、太原府、平阳府,包括整个河东、关中,都不可能再有金人援兵,没有援兵,河东、关中的金军除了投降和向西夏国逃窜,别无他途。所以在整个战略上,雁门关的地位极为重要。既然袁大人愿去镇守雁门关,其他人就不要争了。”辛弃疾如是说道。
“副帅,袁大人是堂堂的北伐中军都统制,让大人去守雁门关是不是大材小用了?应该让大人带领我们攻城略地才是啊!”
辛弃疾的话音刚落,便有统制官提出异议。
谁知不等辛弃疾开口,身为北伐中军都统制的袁华便说道:“忻州无重兵,不会有大战,现阶段最重要的战场在南方,薛帅此刻正在亲自驻守介休,平阳府才是真正的大战场,你们要想立功,该去找薛帅会和才是。”
“薛帅在介休?”
众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大军从潞州出发时,薛帅没有随大军行动,他们原以为是朝廷对薛帅有所忌惮,才没有让他领军出征,不想他却是去驻守介休去了。
“此事原本应该保密,不过既然我们已经进入太原城,收复了整个太原府,告诉大家也并无不可。薛帅亲自守介休是既定策略,待我们收复太原府、忻州之后,大军便会南下,由薛帅统领直下平阳府。介休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一旦出现意外,便要承受来自太原府和平阳府两面夹击,为避免意外,多几分胜算,薛帅不得不亲自出马。”辛弃疾出言解释。
“原来如此,难怪这么久都没有薛帅的消息。”
“既然忻州没有多少金军驻守,我们何不现在就南下介休?”
“是啊,也许薛帅正等我们南下,我们何必在这儿耽误时间。副帅,我们还是兵分几路,赶紧南下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