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辛弃疾来到城南军营,当众授职,共授统领六名,营指挥十八名。
同时宣布,组建亳州军,军营内的士兵皆可就地加入亳州军,不愿加入的,可以返回归德府或杞县大营,寻找旧部。
在哪儿不是吃饭,在哪儿不是打仗,打了败仗,溃散而来,哪里还有脸回杞县大营和归德府?要是被上官治个临阵脱逃之罪,吃饭的家伙都得丢。
几乎没有多少犹豫,从上到下所有将士,全部同意加入亳州军。
亳州军组建,辛弃疾并没有给他们任何作战任务,只是让他们加紧训练,以待来年开春,上阵立功。
北边很缺军队,归德府、杞县有数十万大军,可兴仁府几面受敌,军队数量有限,从后方补给更是困难。
辛弃疾当初来亳州,就是得时任宿州都统制杨丛义相助,才很快适应亳州事务,更是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接连得到提拔,直至升任亳州督粮使,实权之重,能在州府之中排上前五,而他今年也才二十三岁而已。
六月,朝廷下令北伐时,宿州都统制杨丛义亲自找到辛弃疾,告诉他,不论北伐形势是好是坏,汴京没有恢复之前,他务必要留在亳州,若亳州失守,宋军必定会退守淮河,以后北伐之路将漫漫无期。
当时辛弃疾并不清楚杨丛义跟他说这些有何用意,如今知州及一众官员因听闻溃兵抢粮仓便仓惶逃离亳州城,他方才明白杨丛义的意思。
此事发生之后,在辛弃疾看来,杨丛义应该早就猜到知州府有些主官是靠不住的,都是为一己私利的贪生怕死之辈。
现在北伐并不顺利,杞县进攻无进展,兴仁府驻军也不能收复更多失地,宋金之间基本是僵持住了,以后要拼的就是兵力和粮草辎重等后勤供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