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怎么能赊欠。付现!”
“账上可没有多少钱了。”
“钱的问题我来解决,粮食问题你负责。”
“是,大人。”
“民夫预计还能征调多少?”
“能征调的都已经征调了,从户籍来看,最多还能征调一万余人,超过这个数额,百姓就会弃田逃难了,这几年本来田地荒芜的就厉害,若是百姓不堪重负,逃难成风,襄阳恐怕也无人种田了,不是要逃亡江陵,就是要逃亡深山老林。”
“那就再征一万人,送往许州。”
“是,大人。”
官吏得令离开,虞允文眉头未有半分舒展。
朝廷此时北伐绝不是最好的时机,朝廷从上到下,都没有做好准备,要钱没钱,要粮没粮,要人没人,现有军队就连防御金人南侵都很勉强,哪里有余力北伐?
去年虞允文奉命来襄阳与吴拱一起主持北伐之事,来到襄阳了解一个月后,便认为两年之内不具备北伐条件,继续深入了解一个月,又认为三年之内不能北伐,三个月后,更是觉得要想北伐取得战果,至少要准备五年时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