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越发寒冷,一个多月后,他便带着采购来的大批粮食和物资离开开罗,返回回易营地。
继续留在开罗的杨丛义则开始搜罗各种技艺精湛的工匠,而他最想寻找的就是玻璃烧制、丝绵纺织、钢铁冶炼方面的顶级工匠。在他看来技术是要碰撞和交流的,唯有如此才能有长足的发展。
钢铁冶炼这方面,阿拉伯人的技艺到底如何,杨丛义不清楚,但他们在玻璃烧制和丝绵纺织上绝对要比大宋强,因为这两类人目前在大宋几乎找不到,玻璃没有,棉布更没有。
既然好不容易来了,就得带一些比香料、香水、金银珠宝等赚钱的东西更重要的东西回去,若只是为了赚钱,杨丛义心里不安,若是那样就跟郑和下西洋,没有两样!只是赚钱和扬威,对整个东方来说,并没有实质意义!
开罗是法提拉国都,就像大宋临安一样,经济文化繁荣,离开不各行各业的手工业者,要找到他们很容易,但要找到真正高人却没有那么简单,于是杨丛义便找到阿迪拉,说他个人想采购一批玻璃,但要是最为透明的玻璃,最好能把烧制他们的工匠一起带来,除此之外还有钢铁冶炼工匠,丝绵纺织工匠。
半个月后,阿迪拉将杨丛义需要的东西和工匠全部送进了使馆。
送来的玻璃确实是透明的玻璃,但并不是特别干净,里面杂质还不少,透过玻璃看东西,不是很清晰,不过让他很难受的是这些玻璃没有一件是平整,不是瓶子便是杯子,还有不少奇形怪状的东西,应该是用来观赏的。
而工匠就很多了,足足有三四十人。
杨丛义毫不客气把他们全部留下,留在使馆内好吃好喝,待如宾客,这一番安排给了阿迪拉和工匠们巨大的振动,他们都没有想到大宋使节竟然会将低贱的手艺人高高的供了起来,这在法提拉是不可想象的!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吧文学;https://www.guigushi5.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