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琦一走,调拨太医,领取军资武器,这两件事就落到回易处,杨丛义必须亲自去做了。
杨丛义身着整洁的官衣,先来到太医局。
太医局跟他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他本以为里面都是太医,进来之后才知道太医局其实跟太学差不多,主要职责不是治病开药,而是培养医官。
太医局里的学生进来之前都是身怀医术的,不然他们也不可能通过入学选拔考试,通过选拔考试,也不一定能成为太医局的学生,他们至少还得旁听一年,等待空缺,因为每科都名额限制,只有缺员了才能补入,成为太医局正式学员。
而后,开始为期三年的学习,学期满在毕业考试中获得优秀的学员,可以直接选送到翰林医官院,授予翰林医学的官职,之后就有机会一步步升为翰林医官,为朝中重臣看病,甚至是入宫为皇帝、妃子诊治。而没有被选送到翰林医官院的毕业学员,则要另谋生路,或是继续留在太医局学习,等待下一次考试。
太医局,春季招生,冬季毕业,杨丛义来的正是时候。
太医局主官原本是太医令,只是上一任太医令卸任之后,朝廷就没有再任命太医令,而是以“判太医令”主管太医局事务。
从官职来说,判太医令比回易使低了一级,但杨丛义见对方年逾六十,又是登门拜访,有事相求,故而特别客气,以后辈下官自居。
“杨大人看着面生啊,是最近才调来京城吗?”判太医令一边品茶,一边询问。
杨丛义笑道:“周大人见笑了,我来十年了,只是多数时间在外面奔波,在临安停留的时间不是很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