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综合其他 > 大宋燕王 >
        海上这个季节正吹东南风,走水路南下显然不合适,再加上坐不惯船的六千新人,在长江上早已吃尽了苦头,宁愿凭两条腿走路,也不愿再登上海船。

        明州到泉州三四千里路,带着六千毫无行军经验,又无军纪可言的新人,很难凭借双腿走完全程。

        真要硬走,路上不知要出多少麻烦,杨丛义身上有钱,郭青也一路跟随做后勤供应,吃喝倒是不担心,但掉队之人不可避免,一旦处理不好,怨气发生蔓延,队伍很可能彻底散掉,今年的回易很可能就要泡汤。

        几番权衡之后,杨丛义决定先把六千人全部拉到昌国,让他们就在昌国训练,而后等风向有变,再乘船赶往泉州或流求。

        主意一定,马上找来四名准备将,把登陆昌国的想法说给他们听,要他们时刻注意各部动向,不要激起他们的逆反情绪,尽量不要用强,暂且以安抚为主,等到了昌国,再开始军队化训练。

        而后,杨丛义只身来到昌国,眼前所见,让他不甚唏嘘。

        往日人声鼎沸的宣威军营地,如今安安静静,空空如也,营房前的海滩上已经长满了荒草,营房也多有破损,整个营地就像被放弃了一般。

        但最终他还是见到了营中的士兵,找来主官将校一问,才知整支宣威军经选将营征调和护卫出海损伤,如今所剩兵将不足四百人,已是名存实亡,朝廷连统制官都没有再派遣,军中主事之人就是一个副将。

        而这仅有的一个副将,还是宣威军旧人,几年前第一次出海他是火长,广南一战,他升为队长,前次护卫出海,遭逢大难,军中将士所剩无几,朝廷便把他升为副将,暂领残存的宣威军。

        听他红着眼睛讲起过往,杨丛义心里十分难受,宣威军几乎是他一手建立起来的,当年宣威南洋,驰骋广南,力抗李越数十万大军,何等风光,没想到短短几年时间竟成了这般模样,该怪朝廷,还是该怪他们自己?

        事实已经如此,难以更改,空想过去也毫无意义,做好正事,才是当务之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