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问题。
当年在临安游学,准备科考时,曾经与太学生辩论过关于“百姓藏钱一万贯,三年之内不交易便没收”是否合理的问题,当时心里就有疑问,百姓手里的钱从哪儿来,朝廷的钱从哪来,最终这些钱又流到哪里去。
那时他想不明白,后来做了回易参军,随船出海,才渐渐想明白一些。
如今那些商贾拿出手里的大笔钱采购了无数货物,他们势必要把手里的奇货提价之后进行售卖,再收回更多的钱来,从他们手里购买货物的人,又是从哪里弄来的钱?
毫无疑问,他们赚不了大商贾的钱,只能搜刮底层百姓。
所以如此高价的西洋齐货,对普通百姓来说没有丝毫好处,反而会让贪婪之人为获得足够的钱财满足私欲,不停的搜刮他们,带给他们更大的伤痛。
这些天陆游因为此事,内心煎熬不已,不知他来回易到底是对是错,这个问题他没有跟任何人说起,毕竟,一旦说出来,恐怕就被看成是不支持回易。随后马上就会有人问,既然不支持回易,当初为何出海?
为避免麻烦,他选择闭嘴,把问题藏在心里。
从泉州去明州,水路不足千里,顺风北上,不用太赶,七八天也就到了。
神舟上能跟杨丛义说上几句话的除了陆游之外很少,他又不喜欢一个人观舞听曲,所以时常会找陆游聊天。
能聊的话题很多,但很多时候不由自主的就会聊到回易,聊到朝廷大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