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星繁,天气晴朗,一早不等起床的号角声响,有些队伍便早早起身来到训练场,开始第三天训练。
全军各队的训练激情和士气,一天更比一天强,每训练一个时辰,各队便有一刻钟休整时间,在休整时除了喝水,还能唱歌,自从昨晚学会了唱歌,训练场便热闹起来了,放眼所见,几乎每个人都朝气蓬勃,再不是死气沉沉的模样。
杨丛义看着宣威军的点滴变化,虽然面上还是一脸严肃,但他心里却是十分欣喜。
他是选将营副帅,在正主没来之前,选将营是他做主,不论如何改、如何变,都不会有人指责,何况他还是殿前司的人,负有统管全军的责任,只要殿前司没人从中作梗,旁人在军事训练上也不可能来指责他。
此地天大地大,群山环绕,不管他如何推进选将之事,其他人都没理由反对,因为那选将章程相关各部院都有署名,皇帝亲自过目,甚至亲笔签批,怎么具体实施是选将司的事情,而殿前司都指挥使杨存中已经把几乎所有权限都给了杨丛义,有他全权负责执行章程,至于执行细节,自然也由他做主。
新式训练、唱军歌,要改变的是军队的基本面貌,调动的是他们的激情,若没有一点新鲜的东西,组织如此大规模的选将又有何意义?
杨丛义带着清尘,在训练场上来回巡视了两趟,便返回营中去了,全军将士训练的热火朝天,汗流浃背,依然没有松懈,他们如此努力,便没有一直盯着的意义。
这几天,在县衙催逼下,搬出江口村的村民,回到村里解决了旧房子问题,能搬走拆走的,很快拆走搬走,不能搬的,也不想拆的,干脆就没有回村。两天时间,村里再没有村民的东西,地上存在的一切都属于出了大钱的选将营。
县衙库房里保存的粮食运了三百担过来,够宣威军吃上七八天,陆游与商贾、大户谈好的物资采购也陆续兑现,其中一部分已经开始往村里搬运。
像木材毛竹等建材,本地存货不多,所以不得不上山砍伐,纵使夏秋不是伐木砍竹的最好季节,拥有大片山地的豪绅、大地主为了狠赚一笔钱财,争先恐后的组织人手进山砍伐,生怕手脚慢一些,他们的东西没机会卖给选将营。
由于上山砍伐木材毛竹的百姓很多,专心训练的宣威军将士总能听到周围山上传来砍树的声音,听到百姓的呼喊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