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解释完毕,便有宾客出厅找人。
不多时,一身材匀称、体形中等的武士入场,只见他手持弯刀,看似体态轻盈,却是步伐沉稳,若有懂武艺的高人在此,便知这是一个极难应付的高手,想要取胜,并不容易。
片刻之后,又有一人在杨丛义陪同下走进大厅。
只见那人一身蓝色道服,手执长剑,缓步而来,他脚踩布鞋,头束发髻,双眼有神,面容清瘦,脸上神情十分淡定,波澜不惊。
正是半路请来的道人,张柳。
在场中站定后,杨丛义道:“大人,接下来这场就由张道长应战,你看如何?”
黄大人看看张柳的模样,似乎比对方武士身材矮小一些,也要瘦弱几分,心里顿时便没有信心,杨丛义刚刚表现极好,若让他再来一场,是不是会更好?念头一起,转瞬回道:“杨大人,我觉得这场,你亲自应战也能胜。”
杨丛义脸色微变,他虽然武艺低微,但也能看出对方绝对不是庸手,如果要他上,估计过不了十招就得落败,到时候丢了自己的颜面事小,丢了大宋的颜面,回去以后追究起来,他可就没有前程可言了。
黄大人不懂武艺,看不出张柳的深浅,便以为是杨丛义随便找来应付场面的,但在大庭广众之下又不能跟他细说,于是笑道:“大人,下官方才一战已经有些疲惫,张道长一手剑法颇有火候,区区一塞尔柱武士,足以应付的下来,还请大人放心。”
黄大人见杨丛义不为所动,坚持要张柳出场,他也没什么话说。转念一想,即使这场落败,从整体来看,也是一胜一负,并不是太伤颜面,不管到哪,都说的过去。想到此处,便点头道:“也好,那就由张道长代表使团出战。”
杨丛义抬手道:“道长,有劳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