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综合其他 > 大宋燕王 >
        在这里,杨丛义见到黄大人、汤鷽等人。

        两路人马会合,自然要讲一番各自的历程,杨丛义、戴骢他们的安南、占城之行,自不必说,有惊险磨难,但最终结果还是较为满意。

        黄大人带领的百艘海船南下之路并无惊险,他们趁着北风减弱,但还未完全消失就顺利到达三佛齐国,虽说路上没遇到多少麻烦,但到达三佛齐国之后却是困难重重。西去的海路通道被人占据,强收重税,百艘装满货物的海船,据他们所说,光收税就要收去十艘船的货物,十税一,大宋船队自然不能同意。黄大人虽然见到了三佛齐国的国王,可国王却没有多少话语权,手里没有多少权力,整个三佛齐国被五个大家族分割,国王也无能为力。跟大宋有来往的是王室,之前去进贡的也是王室,其他人根本不认账,回易船队好不容易靠岸,不交税,海路被阻,根本无法继续前行。后来实在没办法,只能先在这里租借一块地方,轮流休整,等代表大宋朝廷和皇权的回易正使戴大人前来交涉,这一等就是一个月。

        海路被阻,这在杨丛义的预料之中,马六甲海峡是东西交流的主要通道,东来西去的所有船只必经此地,不被他们卡住才叫怪了。

        但十税一,也确实太过分,大宋回易船队百艘海船,这么多货物,不远万里才到达这里,还没开始交易,就要先送给他们十艘船货物,不管谁都不会同意。

        既然戴大人已经到了,出使沟通本就是他的差事,如果能用政治手段打通海路,那就最好不过。如果不行,也就只能缴税,或者船队旅程到此为止,所有货物就在三佛齐国交易。

        但不管是缴税,还是全部在这儿交易,都会极大的损害回易船队的利益,也是就是损害皇帝的利益,如果赚钱的任务不能完成,最终会损害很多人的利益,包括黄大人、杨丛义、汤鷽,还有很多供货商贾。

        因此戴大人的责任很重,商谈中黄大人、杨丛义等人一再强调,海路必须要打通,做为正使,绝对不能损害皇帝和朝廷的利益。

        戴大人此次出来就是来获取资历,积累功勋,好回去升迁的,安南、占城两国已得,三佛齐国作为大宋朝贡国,戴大人很有把握他们,让他们让开海路,允许大宋船队西去。

        经过商议之后,此事就全权由戴大人处理。其他人则抓紧补给,做好随时出发西去的准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