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综合其他 > 大宋燕王 >
        随后出门,请人把信送往泉州回易督造处。

        高大人刚离开不久,应该不会这么快回来,所以他顺便去了一趟城北的武学。

        离开武学已经快一年,再回武学,初时也没发现有太大变化,进武学转了一圈之后,却不见武学里有学生,讲武堂空空如也,没有学生也没有教授,估计是来错地方了。

        杨丛义转身离开,去了后街的国子监,直接找到国子监监承赵珉。

        虽然现在为官了,杨丛义见到监承赵珉还是恭恭敬敬的称一声“先生”。武学也归国子监管,初建不到两年,就有学生顺利授官,赵珉自然对杨丛义一番赞赏。

        两人寒暄之后,杨丛义道明来意,询问他是不是还有手续要办理。

        自然是要办手续,赵珉告诉他,年初开学之后武学就不见杨丛义的身影,就跟消息了一样,过了好几个月才得知他已经授官,但任何手续都没有办理,学籍也还在。从理论上来说,杨丛义现在其实还是武学生,只要他愿意,依然能回武学继续读书。

        武学更太学一样,一般都是五年期,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要学五年,杨丛义和汤鷽属于特殊情况,要给他们派差事,不得不提前给他们授官。

        赵珉一番解释,杨丛义就明白了,其实他是要回武学办一纸休学手续。由于武学的日常管理都归国子监,也就是赵珉在管理。杨丛义当即就在一张休学文书上签字留下指印,把该办的手续补上,如此一来,如果他差事做完被罢官,还可以回武学读书,等待完成学业后再次授官,或参加科举。

        这对杨丛义来说其实是大事,如果回易真出了意外,被罢官削职,他还是武学生,学籍还在,就能继续读书,还有机会再进仕途。但他不想要第二次机会,因为时间不允许,两年之后回来,再入武学读三年,前后五年时间浪费掉,这不能接受。这一次授官的机会把握好,完全够了。

        从国子监出来回到回易督造处,已经过了午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