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安南人,留守河静城,杨丛义和戴大人都不是很放心。但若拱手把它让给安南人,又有些许不甘心。
随即任命刺史李全为大宋庆静州留守,统管河静城方圆二十里之地,手下一众属官,全部归附大宋管理。
城头宋旗不动,若有人胆敢侵犯,可派人渡海前去琼州,或广州,向大宋朝廷汇报。
一番安排之后,使节团随即决定离开河静城南下。至于是坐船,还是陆路,还不太方便安排。
先前收服的两千余安南军队,杨丛义执意带走。安南出这种事情,南洋诸国是否也会有事,他尚不清楚,多带些人,或许也是助力。
离开河静城是走陆路还是水路,杨从义与戴大人也有分歧。只有五艘船,但人已有三千多。
无奈之下,再次兵分两路。三艘海船,两艘战船,有戴大人的带领。从海路南下占城。杨丛义则带领两千余宣威军从陆路南下占城。
从河静南下占城,途经三座安南小城。这些小城防御几何,杨丛义也不清楚,但此前已问过李全,南下有重镇,特别是靠近占城,部署有军队不下五千人。不知安南北方之事,南方是否清楚。
戴大人与杨丛义告别之后,即刻离岸南下。
杨丛义带着两千余人,南出河静城,一路向南方占城而去。一路上并无大的阻碍,况且南下之路,也有战船随时护佑。
不管是陆路还是海路,都沿海而行,每隔一天,双方以烟花彼此交换信息,期间若有物资需要补充,也可在沿海停留补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