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综合其他 > 大宋燕王 >
        有第一个来应征的,马上就有第二个,有第二个就有第三个。

        城里城外到处都是招募的标语,进行大张旗鼓的宣扬,再有极高的营地修建工钱,制造足够的话题性。

        募军开始,营地里来了很多人,有应征的,也不少来看热闹的,把招募处围了里三层外三层,幸好场地够宽敞。

        闲杂人等,只要不越线,一个都不驱赶,就让他们看着,怎么招募军卒,招募的又是什么人,他们议论,也是一种传播形式,若有人看了招募要求,也想应征,去后面排队就是。

        现场秩序就只有两个衙役在维护,但由于招募流程足够正式,围观者、应征者都不敢造次,围观的围观,应征的排队应征。

        招募要求虽然没有写出来挂起来,但看过十多人应征之后,现场的百姓也就明白了,身体不好、手脚腿脚不灵便的不要,年过十八、无谋生职业的不要,年过二十五、无特殊手段的不要,非自愿应征的不要。

        看热闹的一批又一批,看腻了的离开,就有新人填补进来,从清晨到傍晚,招募处一直被围着,百姓看应征者,也看几个年轻的官员。

        城里的百姓很闲,他们很少能有见到官员的机会,除非去县衙大堂,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被围观的官员非常少见。这些看热闹的,与其说是来看募军,倒不如说是来看当官的,沾沾喜气,以望子孙后代也能有人当官。

        等太阳落山,张彪宣布第一天招募结束,明天继续以后,围观者才恋恋不舍的离去。还在排队应征的,如果家在远处,可以在营房休息。

        众人散去,整个营地顿时安静下来。杨丛义等人察看名册后,开了个小会。

        “今天前来应征的有很多,登记姓名的,就有二百三十七人,最终通过的有九十六人,接近一百人,第一天收获满满,可喜可贺。”杨丛义表示很满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