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综合其他 > 大宋燕王 >
        杨丛义笑道:“你们去吧,我就不去了,刚刚练功有些累,休息休息。”

        其他三人也不多说,趁着天黑,匆匆出了斋舍。

        今天受到不少挫折,心情不太畅快,杨丛义便也稍稍洗了躺下休息。

        以后的路要怎么走,需要重新考虑,武官不受待见,想要爬上高位还能安全,必须转文官,要转有前途的文官,武官就必须要到统制以上,然后直转州府长官,以后才有一丝可能入朝为相。长路漫漫,何处是头。

        岳飞三十岁建节,他是遇到了好时候,宋金十几年征战,天下不安,现在宋金议和没几年,再启大战也是十几年后,那时已年近四十,就算能在战场上争得功名,升官之后想转文官,也不是一时半刻就能成,况且也不一定就能在战场上挣功名,更有可能,根本就不能入军,真被留在皇城站岗,这辈子就废了。

        “杨兄,睡了吗?”汤鷽忽然问道。

        “没有。”杨丛义念头凌乱,翻动不息,如何能睡着。

        “学成之后,你真打算留在京城?”

        “留在京城没前途,也许会去边疆。我跟你们不一样,没有靠山,没有背景,要想出人头地,就得争一争。进入武学这个机会也是拼了命挣来的,留在京城怎么跟那些背景深厚的衙内争,去边疆打拼一番,若是有幸,或许能挣下功名。”

        “我爹花了不少钱,才给我买来这个机会,也是想让我学有所成挣些功名,将来有一官半职,做乡绅也有底气。在京城入御营,虽然也算荣耀,但要想挣功名,不能不去边疆了。可现在天下太平,边疆也没有战事。”

        “只想谋一官半职的话,用不着去边疆。不是有武举吗,学几年,参加武举考个武状元,也能授官。”

        “如果能考上状元,自然最好。你呢,为什么要去边疆,一样可以留在京城考状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