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啊,人事局的杨哥打电话来问你,说现在有两个单位比较适合你,一个是县图书馆,一个是县二中,问你愿意去哪里?”老爸下班后带了个消息给许青青。
“我还是喜欢去学校,主要是学校有两个假期。”图书馆其实也不错,但是学校更适合许青青,寒暑假有时间可以到处走走,弥补她上辈子几乎没出过远门的遗憾。
“那你明天就拿着档案去人事局找杨哥办手续,工作安排好了我和你妈就放心了!”许青松嘱咐许青青快去办手续,女儿说起做生意一套套的,生怕她不愿意上班。
许青青第二天去人事局找杨哥,在他的帮助下到编办把编制手续办妥,人事局开的单子是九月一日前报到,许青青暗自决定八月二十五日再去二中。从人事局出来,许青青跑到邮电局找到杨哥的朋友,交了三千六百块钱,准备在家里装个电话。现在电信和邮政还没有分家,装电话还是归邮电局管。
交完钱,许青青一阵肉疼,想起以前手机普及后,家里都不用座机,装座机还倒送电话机。现在呢,不仅要交三千四百块初装费,两百块话机费,还得找熟人开后门才轮得上。前段时间许青青为啥不装电话啊,就是拿着猪头找不到庙门,正经排队起码要排到年底。
回到家,许青青老实和父母亲坦白自己不仅装了电话,还定了一台18寸的彩色电视机,一共花了五六千。把张淑兰心疼得直想打人,许青青躲在爸爸背后撒娇,在老爸的“卫护”下,她成功的过了关。
放下心中的包袱,许青青轻松多了,过几天家电都要到货了,邮电局的师傅们可能过两天就要来装电话,她不老实交待不行啊!
女儿工作安排好后,许秋实和张淑兰放下了心中的大石,儿女都有了铁饭碗,以后能养活自己了,当父母的由衷高兴。虽然女儿靠写书挣了他们好几年的工资,但他们总认为不如铁饭碗稳定,这是如今大多数父母的想法。
大哥的对象吴小燕到许家来做了一次客,按照惠城县的老规矩,儿子带对象第一次回家,父母应该给红包,张淑兰给吴小燕一个两百块钱的红包,还说过段时间去吴家拜访。一对准新人知道是张淑兰是去谈婚事,吴小燕羞得抬不起头,许青松则喜不自胜。
至于开粉店的事情,吴小燕已经想清楚,她不顾家里人的反对,准备开学就辞职。许青松没做过生意,心中七上八下,不知道该怎么办?后来看到这段时间外公卤味店生意稳定,每天二三十块是赚得到的,许青松心里有了底,就支持吴小燕辞职。要知道现在可是淡季,外公的卤味店做的卤味量小,基本到下午就卖空了,一天赚二十,一个月能挣六百块,比上班强了许多。
附近的人们还没怎么注意,七月底,老刘家的粉店又重新开业了,不过老板换了人,换成了许家的准媳妇吴小燕。为了让吴小燕的粉店能快点开业,张淑兰火速到吴家商量了婚事,订婚就免了,国庆直接给两个孩子办酒。许家送了八百块钱彩礼,老许家也没挑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