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赵桓正色道:“日头东升西落,也是有缘由的……吕卿如果不愿意实话实说,朕斗胆猜测一下,你看如何?”
吕好问无奈,只能点头道:“臣恭听官家高论。”
“谈不上高论,天理人心,可是和董仲舒的天人之说有关?”
“这个……官家,其实在诸子百家之时,各派都是讲究天道的,非只儒门一家!”
赵桓摇头,“朕学问不精,吕卿用这种说辞搪塞朕,确实不够坦诚……朕问你,是不是要有天理匡正人心?”
吕好问悚然,挺直了脊背,“人生天地之间,自然是如此!”
“那天子呢?”赵桓又问了一句。
老吕顿时语塞,额角竟然有汗水流下,毫无疑问,赵桓又点到了关键。
“臣,臣以为此事很是复杂,绝非为了限制官家,还请官家明鉴!”
赵桓笑道:“你总算说出了限制这两个字!其实这套说辞不只是限制天子,也保护了皇权……得失之间,很难说得清楚的。其实朕在之前就讲过,在治国这一块,便是天子,也要守规矩,尊奉法度,不能肆意胡来。如果能把这一条在儒学当中阐明,是不是不用纠结天理?”
吕好问已经是汗如雨下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