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综合其他 > 宋成祖 >
        赵桓自然是记下了。

        等大家讨论差不多了,赵桓站起身,突然笑了,“朕刚接到李相公的奏疏,朕是满腔怒火,很是生气……想把这个老头抓来问问,朕对他如何?他为什么要上书反对朕?他是受了谁的蛊惑,又或者他的见识就这么浅薄?”

        赵桓叹道:“可是朕听大家伙的议论之后,朕突然有所觉悟……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李相公的见识如此,学问如此……他有自己的坚持,算不得他的错,他上书谏言,也是职所当为。李相公和朕共度艰难,扶持走过了最艰难的岁月。如今大宋能有今天,李相公是有大功的。”

        “那就这样吧,把今天朝会谈论的内容,原封不动,给他录一份,让李相公也明白朝廷的心意,并非忘恩负义,不讲骨肉亲情。”

        赵桓顿了顿,又道:“干脆这样,朕发一份请柬,请李相公来燕云之地瞧瞧,领略一番塞上风光,还能和老朋友把酒言欢,共话当年。”

        “行了,大家伙也回去好好思量,出谋划策,替朕排忧解难。”

        赵桓心情大好,来时候的满腔怒火,早已消失不见。

        只是官家如此,其余人却是未必了。

        “李伯纪踢了铁板啊!”刘韐轻声叹道:“官家让把朝会内容给他,又邀请他来燕山,分明是告诉咱们李相公,你的见识连年轻人都不如,燕云恢复,又岂容他指手画脚啊!”

        对于一个老臣来说,可以挨骂,甚至可以挨打,唯独不能被说不行!

        尤其是李纲这种,官家的重拳打下来,着实有点狠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