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老李哀叹道:“官家,容老臣说几句过分的话吧!您一意抗金,身先士卒,做天下人表率。走到了今天,北伐冲锋陷阵,官家却是无法在后面坐观成败了。天下人都看着,军中将士也在看着啊!”
赵桓咧嘴,李邦彦还真没有说假话。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赵桓的期望是越来越高的。
在靖康元年,他能跟在军中,充当一个吉祥物,大家伙就很满足了,待到后来,他就发展到了充当旗帜。
而这一次北伐,哪怕他点了韩世忠的元帅,可老韩依旧将决策权交给赵桓。
当了六年天子,经历了多次大战,经验甚至比一般将领还丰富得多……什么不通军务的话,赵桓是说不出来的。
百姓和士兵也都不信。
大家伙默认赵桓英明神武,无所不能,百战百胜,所向披靡……一句话,赵官家把自己送上了一个输不得的高位。
甚至不止如此,人们还希望赵官家能够担负起力挽狂澜,创造奇迹的角色。
毕竟大家伙的口味刁了,期望也越来越大了。
明君圣主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唐太宗每逢战事,要率军亲征,朱棣也要征战大漠,甚至死在了马背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