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在这一点上,赵桓是成功的。
经过和金国协商,双方暂停局部交战,并且约定各自出五千人,并且由两名护卫保护,双方见面。
赵桓在杨再兴和王中孚的保护之下,后面跟着五千御营骑兵。
他的对面,是金国谙班勃极烈,都元帅,储君完颜斜也。
勃极烈这个名词和奇怪,或许有些人弄不懂……大约可以等同于酋长,部落首领,而原始奴隶部族都会采取一种诸多首领共同议事的原始民主制。
不管叫勃极烈会议也好,忽里勒台大会也好,又或者议政王大臣会议也好,总而言之,都是差不多的东西。
要说金国这个有什么不同,可能就是诸位勃极烈的前缀。
比如金国皇帝,事实上在女真内部,可以称为都勃极烈,储君叫做谙班勃极烈,宰相叫做国论勃极烈。
不过显然都勃极烈不如独一无二的皇帝好听,在阿骨打称帝之后,都勃极烈的称呼渐渐消失。
尤其是在成立元帅府之后,像什么国论勃极烈的地位也在下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