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我家大司马的意思,现在不收服你们,怕你们日后降了野猪皮。大司马关于你们这里,定了一个规矩。每户一间屋、两匹麻布,过冬用的棉衣与毛衣,按人头分数量。过冬天的粮食每户最低三石,最高十石。肉每户最少一只羊,最多四只羊。但不是送给你们的,是要用银子来换的。”
萧傲山笑了:“你认为,我们有银子吗?”
“有!规矩是这样的,这些东西折算一个我们都满意的银子数。各户不可能坐吃山空,几百间工坊等人干活的,工坊里会按工算钱。所以这些东西当是各户问衙门借的,然后每个月分期来还,还银子的时间最短一年,最长三年,利息是每年八分,就是一两银子八十个大钱的利息,每年!”
马林特别把每年两个字咬的极重。
大明这个时代借钱,利息可是高的惊人呢。
在青黄不接的时候,许多农户借了粮,可最终就变成了一无所有,那怕再努力工作也有七成的机会会破产,就是因为利息太高了,一年三倍利都不算什么出奇的。
“那我们兄弟呢?”萧傲山一指自己,还有大哥萧长山。
“和我一样,论本事吃饭。我打不了仗,眼下是管后勤的。每个月差不多一百多两银子吧,再按军功折算一部分,然后就是大年大节的按身份发下的例钱。不过估计明年会涨四成,因为我们地盘更大了,收入更高了。”
马林讲完,静静的看着这两兄弟的反应。
突然一拍脑袋:“忘记说了,低层军官要重新考核,重新受训。不合格的免职,这个我自家倒也有可说的,我那几个儿子原本跟着我,大小也是一个官。这几个月来,五个儿子就两个过关,重新带兵了,其余的这几天过得不如狗,每天早上背着三十五斤重的装备跑十里,回来再操练半天,读半天的兵法,晚上再跑十里。”
马林说的是真话,萧家两兄弟不怀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