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不作声了,亦明了萧宁考虑得对,静也罢,动也好,皆是为了保全。

        “如何用2万兵马,打出5万兵马的架式,畅所欲言。”萧宁可得集思广益,她要弄出5万人,毫不逊于冀州5万将士的阵势,就得要好好地想想,怎么打出5万兵马的气势。

        否则这晚上和人一照面,就等于不打自招。

        李恭听到这话,乐呵呵地道:“小娘子,想要装人多,前面有人冲,后面有人喊,这不难。多竖些旗帜,再让人可劲的敲锣打鼓。别说弄出5万人的阵势,再多些都成。”

        这主意不错,萧宁召集手下的两万兵马,她并没有瞒人,开门见山地道:“你们都是追随我萧家多年的人,这些年随我阿爹镇守边境,若没有你们不畏生死冲在前线,无雍州安宁。

        “今你们随我出雍州,原以为不必你们拼死一战,不想小人当道,竟要我等一行有来无回。我曾说过,我手下的人,我会尽我所能的保全你们,如同你们在生死关头,也愿意拼死护卫我。我想把你们平平安安的带回雍州,不损分毫的带回雍州,你们可愿意一如既往的相信我?”

        “愿意,愿意!”萧宁问起时,几乎没有一点犹豫,这些人大声地回应,让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有多愿意。

        明鉴看着萧宁站在一群黑衣玄甲前,这些只露出一双眼睛的人,看着萧宁眼中尽是信任。

        “萧氏如何练兵养兵的?”生死关头,将士们都能相信萧宁,没有一个人流露出一丁点的不信任。

        “听闻多年来,不管是萧将军或是小娘子,但凡追随萧将军和小娘子的将士,无论生或死,他们的家人都由萧氏奉养,以令将士无后顾之忧。但有战死沙场之将士,更是造册刻碑,萧氏永不敢忘。”崔攸所知道的消息比明鉴要多得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