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则大搞科举制,学子学成之后再考科举,不得到朝廷的认同不能当官。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行卷”这种怪异无比的东西就产生了。
考生从门阀世家的私塾出来,进入朝廷考科举之前,向著名的当朝大臣递交一份自己的卷子,可以是长赋、诗文、策论,甚至可以是自己的族谱。
只要当朝大臣看上了,基本就能在科举中上榜。
在后世看来,“行卷”就像朝廷和门阀世家相互妥协的结果。
朝廷:你门阀世家不是要我用这个人吗,可以,那就考试。不考?考不过?那我要他干嘛?
门阀世家:他确实考不过,但我们就是要他当官!
朝廷:那好吧,那就给当朝大臣看看吧,觉得可以了就放放水。
又或者,朝廷:这个人我们看中了。
门阀世家:不行,他不是我们的人。
朝廷:反正是个人才,你看看他的卷子,很不错。敢说不行,我就在政策上卡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