馍馍基本上算是流传最古老的面类食品了,从人们发明了面,然后学会了烤制之后,就一直用馍馍来形容所有相关的一切。就连沈晨弄出了馒头、包子和面包之后,在一定时间内,大唐人也习惯称之为馍馍,只是加入了别的单词,用以区分,馒头叫白馍,包子叫馅馍,面包则叫做甜馍。
但是,为什么典籍里很少出现在馍馍当做干粮呢?
主要还是因为馍馍在干了之后极难下咽,且技术不够先进,保存时间很短。
如果说沈晨为大唐的传统吃食带来了什么,那么,馍馍技术的发展也是其中之一。
眼前的这个馍馍相比较平常的馍馍还要干许多,甚至在表面已经有了粉状出现,说明经历过直接的炙烤。
沈晨忽然发现自己好像在哪里见过这个东西,想了半天,干脆尝了一下,细细地一嚼,好嘛,有咸、有甜,就像把很多东西放在一起搅碎了之后又粘合在一起似的,而且口感极为干涩,香味却又极为浓厚。
压缩饼干?
沈晨两只眼珠子直接凸出来了,这种味道和口感不就是后世的压缩饼干吗?只不过口感上来说更加粗糙一些,没有那么容易下咽。
“好东西啊!”沈晨不由得感叹两声,然后就想回忆一样,连着吃了两大口。
程处弼以为沈晨最为满意这个东西,笑着道:“这东西一开始吃的时候不习惯,但适应过后却发现极好,特别是容易饱腹。只要巴掌大的一小块就能有饱腹感,在所有干粮中都是绝佳。”
沈晨点点头,后世的战术干粮已经有了巨大的发展,像是巧克力等东西都已经加入了其中,但是,压缩饼干从成为干粮那一天开始,就一直没有从干粮袋子里拿出来过,证明了这个东西的效用。
“最后一个是什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