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长孙皇后离开后,李承乾放飞自我,引得李二恼恨,全臣叛离,再多给一些时日就会自然而然被淘汰的时期。
如果是真正的聪明人,都不需要充满大智慧的人,这个时候就该远远躲开,让李承乾的所有缺点彻底暴露在李二的眼里,并让整个朝廷乌烟瘴气,当所有人把李承乾斗垮之后,那么,李泰就是唯一的那一个最能坐上太子位的人。
可惜,李泰选择的却是争!
一本《括地志》献上去了,看似得到了李二的欢笑,打压了李承乾的气焰,并给了混乱的朝堂一记强心剂。
但其实,是在李二的心口插了一把刀,在李承乾的尸体上蹦迪,在本会渐渐沉淀的朝堂上搅了一竿子,让朝堂上本就强烈的换储之声变成了一边倒的支持他,使得李二对朝廷失去了控制力。
亲情上,他得罪了李二,让李承乾成为笑柄,外人明着恭维他学识高绝,背地里实则骂的都是他。
毕竟,在所有人的潜意识里,都不会喜欢一个在自己亲人脑袋上蹦迪的家伙,哪怕这个家伙有天大的仇恨和委屈,都触犯了众人道义观念中的底线。
所谓人死如灯灭,千古以来莫不如是,功高如伍子胥,还不是在鞭尸楚王之后,被夫差和整个吴国官场、贵族、百姓抛弃了吗?
李泰当时做的就是这么一件事。
在朝堂上,朝堂的官员们看似混乱,其实不过是官场潜意识中,保太子正统和废除太子两者在对抗,而且,太子如此,保太子堂根本没有优势,哪怕是他们自己也知道不过是演一场戏,好使得这场换储风波平稳过渡罢了。
哪知道李泰这个家伙跳出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