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柳英年所知的深孔研究成果,“缝隙”是一个不断在时空中游动、挪移的狭长空间。它没有固定的出现位置,美国和德国的钻孔短暂地连接了“缝隙”,但很快入囗便关闭,唯有苏联的科拉钻孔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破了不同时空之间的壁垒,将“缝隙”和人类的现实世界连接了。

        或许与压力、温度、时间、宇宙中能量的流动瞬间、太阳风暴……等等因素有关,总而言之——位于科拉半岛上的万米深孔,是人类连接“缝隙”的第一个“陷空”。

        “陷空”是现实世界与“缝隙”的通道。落入“陷空”的人,会进入“缝隙”之中。

        这是柳英年已知的结论。

        而“缝隙”中存在无数“鸟笼”,在没有落入“陷空”之前,柳英年对此几乎毫不知情。

        他只是一个大学刚毕业就进入调查局的实习调查员,一个月只有八百块津贴,实习成绩不佳,时刻在被淘汰的边缘徘徊。

        关于“缝隙”“陷空”的更多事情。他还没机会接触到。

        但柳英年所说的事实,已经足够让人震惊了。

        烤架上的鱼已经焦了,谁都没说话,只是看着柳英年。

        柳英年满头是汗,把眼镜推了又推。

        “还有就是,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在尝试钻孔。”他说,“人类凿出的‘陷空’是不会关闭的,科拉半岛上的钻孔今天还仍然存在。虽然不能连接“缝隙”,但美国和德国仍试图继续尝试,太平洋底部和德国巴伐利亚地区的深孔,都被保护了起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