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李蔓,我和丁慧、刘丽、王乐仪准备下班后,去后山采菌子,你去不?”
“下班后,天都快黑了,”车永成道,“林子里本来就暗,万一再下一场雨,你们往哪摸,当心迷路回不来。”
“乌鸦嘴!”白芹偏头瞪了他一眼,不悦道,“我们又不走远,就在山脚,得有多笨才会迷路。”
这话说出来不到半天,打脸了。
五月,云南渐渐进入了雨季,而随着雨季的来临,因气候、地理环境孕育出的多种森林类型,也冒出各式各样的菌子。
商店后山亦是,顺着溪流,绕过陡峭的山壁,一脚踏入山林,各式菌子顶开头上的枯枝败叶,露出了或圆形,或伞状的菌头。
相较于李蔓看什么都稀罕,刘丽、丁慧只专往松林跑,找松蘑、干巴菌、青头菌、羊肚菌,而白芹、王乐仪则更喜欢竹林里生长的竹荪。
队伍一下子分成了两拨,李蔓看了看,左右离得都不远,也就没去那一边,而是背着竹篓,拿着小锄小心地挖了起来,什么长像奇怪,带有奇香的虎掌菌,颜色鲜亮的鸡油菌,破皮处会冒乳白浆汁的奶浆菌,生长在杂木林下,具有“红灵芝”之称的大红菌,紫红色的米汤菌,刮伤菌体就会出现蓝绿的见手青,长得跟洋芋差不多的马屁泡马勃菌,长成一把的扫把菌,层层叠叠的白参菌,像喇叭花似的喇叭菌,像鸡屁股的鸡屁菌,长在麻栗树下的麻栗窝菌等等。
挖着挖着,李蔓就走到了松林边缘,咦,松树菌,这个好吃,跟鸡枞一样鲜美,还有自己独特的香味。
刚挖了窝松树菌,李蔓又眼尖地瞅到了朵,像发霉了似的铜绿菌。
采了铜绿菌,又瞅见堆没人要的云芝菌。云芝菌长得难看,味苦而香,多用于煮水喝,有清热、解毒、抗癌、护肝等功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