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需要语言环境的培养,需要从生活中的细节一点一滴累积。一年级的时候,齐雅光开始请英语外教。四年级,齐雅光参与各种英语演讲,六年级,齐雅光在各种英语角和外国人侃侃而谈。而初中的周秀,也许还没有开始英语启蒙……

        其他新来的学渣们心思也复杂极了,本以为住的民宿已经够简陋了。没想到走进教室一看,四周围破破烂烂,课桌椅不知有了多少年的历史,风干老化得快要掉出粉屑。墙壁黑乎乎地,光线昏暗。

        但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大眼睛,却异常的明亮。他们背着家人亲手缝的书包,翻过几里山路来到学校。翻着从上一届学生那里继承下来的旧课本,草稿纸两面用、铅笔头要用到不能再用才舍得扔。

        整个学校最好的一间教室,居然是席少原临时捐的那个图书室。

        一边是崭新漆亮的实木不锈钢桌椅,另一边是发霉老化的烂木头,对比实在是过于强烈。

        学渣们给孩子们上了几天的课,教他们英语、绘画、音乐、,渐渐地发现他们条件是真的难。选择读书会面临无数个阻碍,天不亮晨起赶几里路来学校念书,他们要翻山越岭、要淌过小川溪流;

        冬天天黑得早,放学晚了要摸黑回家;父母为了养家糊口外出打工,许多孩子都变成了留守儿童,很多人小小年纪就开始分担家务,喂猪割草养鸡放牛……赶上农忙时期还要请假务农。

        读书前路茫茫,看不到尽头。然而不读书只有一条路,辍学、养家糊口,和他们的祖祖辈辈一模一样,看得到尽头、却看不到希望。

        他们背着长辈缝的自制书包,小作文里写着希望能继续读书的愿望,草稿纸里写着充满了灵气和童趣的句子,有可能这个暑假过完许多人这辈子的书就念到头了……

        大家心情很复杂。

        对不起,我的眼睛进了砖头。好心酸,好想哭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