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综合其他 > 星际启明 >
        发射基座用以安装炮塔、采集器等发射型装置,辅助基座用以安装各类辅助型设备,比如可以加装一个能量护盾加速回充器,提高能量护盾回充效率,或是加装一台离子加速器,以提高飞船的巡航速度。

        虽然理论上,任何星舰在设计时可以安排更多数量的外接式设备基座,但实际运用上却是不可行的,因为这必须要考虑能量核心的输出功率问题。

        这就好比可以在家里安装无数台空调,但实际却不能有太多的空调同时运行,否则要么功率跟不上没法启动,要么就会造成线路短路。

        小型突击舰也是这个道理,其在设计阶段完全可以安排100个发射基座,然后安装一百门能量炮,但打仗的时候,能源功率却只够两门能量主炮同时运转,一旦多开就会造成过载,搞不好能量核心就自爆了,所以基座多了毫无意义。

        而要想增加同时运转的发射装置数量,可以对星舰的能源核心进行升级换代,这就涉及到t改了,而且改造后最多也只能再加装1-2台发射装置。

        如果还想多装,那就不是t改了,而是必须对星舰进行整体改造升级,那就是中型或大型突击舰了,但这样一来,代价是损失机动性能。

        所以舰船装配也是一门学问,但这个没有相关的记忆芯片去吸收学习,得纯粹靠自己去分析摸索,总结经验。

        幸好,李易是一个善于分析,也喜欢分析的人。

        在经过一番苦思……这回是真正的苦思,然后又通过真实系统自带的模拟舰船装配系统反复测验对比了各项参数后,李易制定了这艘小型突击舰的装配方案。

        该突击舰的几项重要数据参数是:雀级小型突击舰t3,体积37000立方,货舱容量5000立方,最大巡航速度340米秒,角速度2.87rad约165度每秒,能量护盾值750p,发射安装数3,辅助安装数2,最佳射程提升50%,目标锁定距离42km。

        三个发射基座上,李易选择的是两台激光切割发射器、一台激光牵引发射器,两个辅助基座安装的是离子引擎加速器、固体燃料加速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