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苗支书不说话,余思雅又动之以情:“苗支书,这些年轻人十几岁就背井离乡,孤零零地到咱们这儿也不容易,现在总算看到了正大光明回城的希望,咱们多支持支持,他们肯定会感激你的。以后这些人要有了出息,念着咱们村的好,要是真有事找上门,对方也能帮个忙。与人为善也是予己为善,必有福报,举手之劳的事,咱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苗支书觉得挺有道理的,加上有意想卖余思雅一个好,终于点头答应了:“好吧,看在余同志你的面子上,我就放他们半天假,让他们有空好好复习,也希望他们都能考上大学,给咱们清河村争光。”
“苗支书,你可真是太好了,大家一定感念你的恩德,我先替大家谢谢你,你可真是咱们一心为民的好干部。”余思雅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好话不要钱的往苗支书头上砸,砸得苗支书心里也舒畅,感觉自己干了老大一件好事。
有了苗支书带头,接下来几个大队的干部就更好说话了,当天,余思雅就说服了他们。大家一致同意,到高考这段时间,知青和村里的初高中生,凡是想参加高考的,每天只用上半天工,下午留给大家复习,没上工的日子就没工分。
对此,社员们也没意见。他们很多人其实还嫌知青干活慢,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干的活根本不值那些工分呢。
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对比各大队知青学习运动的如火如荼,养殖场的情况就每况愈下了。
楚玉涛走后,王书记新任命了一个姓杨的会计,花了六天查账,发现账目没有任何问题。养殖场赚得是多,可花销也大,还有这么多工人要养着,账目上的流动资金其实一直挺紧张的。
王书记想从账目上做文章的心思是落空了。
而说15号发工资,结果一分钱都没拿到的工人们,怨言非常大,虽然不至于当面说什么,但这几天,养殖场的气氛显然很低迷,工作效率都低了不少。
杨会计拿着账本说:“王书记,经过查账,我发现以前余厂长缺钱都是去找银行贷的,咱们也去找银行贷款吧,这一直不发工资也不是办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