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叶梅?她回去了啊,对,今天一大早就出发了,我跟她妈让她在家里过完了年再回去,她不肯,说有重要的事要回去,得马上赶回去,今年不能陪我们过年了。这孩子也真是的,去年都没回来了,今年回来几天就走了……”

        叶父絮絮叨叨,余思雅耐心地听完,笑道:“叶叔叔,你说的这个我知道,叶梅现在是咱们清河鸭养殖场的临时销售人员,干得好了就能进厂子成正式工。她回来应该就是在跑这个,你知道她拿了多少订单吗?对了,清河鸭养殖场就是我们公社妇联办起来的,我恰好分去管这块。”

        闻弦音知雅意,叶父听懂了,这就是女儿的直系领导啊,甚至是女儿能不能转正的关键人物。他态度马上转变,多了几分客气和讨好:“余副主任年纪轻轻就管理着这么大一家养殖场,真是太能干了。叶梅回来拿了几个订单,不过都不大,加起来应该有差不多一千左右吧,具体的数量得问她。这孩子有什么也不跟我们说,总说她自己的事她自己知道怎么办。”

        叶父嘴上抱怨,实际上挺为女儿的自立自豪的。

        但这会儿余思雅没心情听他说这个。她脑子里只有一个数字“差不多一千”,一千看起来不多,关键是他们的库存顶多只有三百多了啊。

        这还只是叶梅拉到的订单,还没算施立平的呢。她可真是低估了这两个知青,原以为第一回他们能拉几百个回来就不错了,谁知道叶梅就拉了上千。

        “叶叔叔,叶梅有跟你提过与她一道回来的知青施立平吗?”辗转厂子找人实在太麻烦了,余思雅干脆顺口问了一下叶父。

        没想到叶父还真知道:“叶梅跟他约好了,两个人今天一块儿回去,说是路上好有个伴儿。”

        好了,知道施立平今天也要一块儿回来,余思雅便放弃了给他父母家打电话想法,守在公社,等着他们俩回来。

        但不知道怎么回事,县城回来的大巴车上并没有他们俩。错过这一趟车,今天就没有大巴回公社了,莫非他们还要在县里住一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