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看了一眼一下子多出了一倍的小鸭子,魏主任又问余思雅:“咱们养殖场的规模这也算扩大了吧,小余,那咱们是不是又得招饲养员?”
“饲养员倒不用,三个人养这些鸭子忙得过来,但别的要招起来了。”余思雅看着两台孵化机说,“咱们得招个看孵化机的职工,这个职工得懂点机械,识字。此外,魏主任,我准备收一批红薯作为饲料,咱们也得找人帮忙收,但收这些不是每天都有的,所以我有个想法,咱们跟大队合作,让他们挑几个人过来作为临时工,干得好,以后有活就直接找这批人过来,你看怎么样?”
其实要招的工人还多着呢,财务、销售、采购等等这些人员以后都得配齐。现在这些事全是余思雅一个人揽了,但随着养殖场规模的扩大,她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
只是现在规模还没起来,养鸭场资金还不宽裕,所以余思雅才没将这个事提上日程。
对于余思雅的提议魏主任没有意见:“我也不大懂,你看着办吧。”
得了领导的授意,第二天,余思雅就在广播里通知了这件事。养鸭场需要招两名职工,负责孵化小鸭,男女不限,品行端正,要具有小学以上文化,最好懂机械,先初选四个人培训,然后淘汰,最终录取两名。
这个消息一出,公社又轰动了。这不同于上次的饲养员,这个工作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称得上一句技工,而且工资也跟着上涨了,十块钱一个月。
不少有志于此的都想方设法地拐着弯来打听公社具体有什么要求,可惜余思雅油盐不进,谁来了都不知道她要什么样的人。
等到了招工那天,公社来了上百名同志,全是奔着孵化工的岗位来的。
见到这么多人,余思雅吓了一跳,短暂的惊愕过后,她直接来了个简单粗暴的筛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