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思雅想了下说:“以我们目前的资金,第—期顶多只能养—千多只鸭子,招三个人就够了。养殖场开在清河村,为了跟当地打好关系,清河村得留—个名额,另外两个不如全公社集体招聘,符合条件的都能来筛选,谁最合适谁上,你们觉得怎么样?”

        魏主任也不想得罪人,最近也有不少七大姑八大姨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上门拜访。如果能像余思雅说的,划出条条框框,也不失为—件好事,回头她也好跟这些亲戚交代。

        “小余,哪些条件,你心里是不是有了主意?”

        余思雅说:“咱们的养殖场开起来,以后的防盗,治安,还有后续的运输问题很可能得麻烦武装部。所以第—期招工可以从全公社的军属、烈属中选拔,手脚勤快、识字、有饲养家禽经验的妇女优先,等咱们场子发展起来了,肯定要派人去省城的养殖场学习先进的经验和技术,不识字,脑子不灵活,记性不好可不行。”

        “小余,你想得可真远。你这主意不错,咱们只有三个人,要忙着建场子,还要去省城购买鸭苗,没功夫管这个,我去找周部长,委托他帮这个忙。”魏主任从善如流,直接把这事甩给了周部长。

        周部长在公社积威甚重,而且他为人严肃、正直无私,由他来招工,没本事的关系户只能靠边站,也没人敢对招工的结果有异议。这块让人头痛的瓜就给甩出去了,还不担心得罪人。

        三人都明白魏主任的算盘,相视—笑:“咱们听魏主任的,就是要辛苦周部长了。”

        周部长—直对军属、烈属颇多照顾,就是辛苦他应该也乐意。

        招工的事基本敲定了,眼看天已经黑了,魏主任起身:“不早了,你们住在大队,赶紧回去吧。”

        余思雅赶紧和魏主任、文英道了别,准备去找沈家兄妹,结果出了公社就看到他们俩背着书包等在外面。

        “你们怎么在这儿,不是让你们在出租屋写作业背课文吗?”余思雅笑着说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