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综合其他 > 拼搏年代 >
        晨练结束,吃过早饭,乔卫国拿上海报和浆糊,骑着小嘉陵进县城,直接去劳务市场。

        店里装修进行了大半,需要招聘人手,吕冬跟他说过,招聘的人手分两种,一种是长期的固定工,比如收银员和厨房里的人,另一种是各个学校愿意打零工的学生。

        据说能降低……乔卫国想了半天,才想起吕冬说的那个词,人工成本。

        来到劳务市场,因为时间比较早,劳务市场上人非常多,少说得有上百口子人。

        好像县城找临时工作的人不少。

        乔卫国看不少人愁眉不展,好像城里面的人,过得也不容易。

        招谁不用他管,他也不擅长这个。

        乔卫国下车,找个招工启示栏,刷浆糊贴招工广告。

        接着,骑上车去前面,树上和电线杆子上面同样也贴几张。

        崭新的招工启事贴上去,立即有人围上来看,但看过之后大部人都摇头走开,因为他们条件不合适,上面写着只招收18岁到23岁的人。

        不少四五十岁的人唉声叹气:人年纪大了,想找个好活都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