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综合其他 > 拼搏年代 >
        村里推销出年货下水最多的不是吕冬,而是吕振林。

        青照北边的树脂厂,也就是前些年早早被私人收购的县化工厂,是如今青照最大的私人企业,收购化工厂的几个人,多年前就有了百万身家,这两年凭借私人企业的优势,发展速度极快,推出的树脂类产品,迅速冲上国内第一流,据说1998年利税近亿。

        越好的企业福利待遇越高,尤其在就业观念普遍没有转变过来的九十年代末,私人企业想要留住人不容易。

        凭借吕建武给树脂厂担任法律顾问的关系,吕振林厚着脸皮上门推销,收购树脂厂的人最早也是大队书记,本身也算认识。

        吕振林前前后后跑了四趟,一举拿下个500份的订单。

        这种买卖,打开第一年,往往就会有第二年。

        比起南边开矿的和县里搞第一高楼的,树脂厂的这几个,绝对算正经生意人。

        吕冬推小嘉陵出大队院子的时候,有人骑摩托车迎面过来,是个熟人。

        “泉叔。”吕冬主动打招呼。

        穿着人造革皮袄的刘明泉停下车,笑着说道:“吕冬,这得有好几个月没见了,忙啥呢?”

        吕冬说道:“瞎忙,做点小买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