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士兵一家数代都为西军效力,都是世代相承。这西军经常作战,比“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其他禁军战力高出很多。

        很多人都不喊他们为禁军,直呼他们为西军了。

        童贯能权倾朝野,和蔡京蔡太师分庭抗礼,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掌管西军。

        童贯知道要收复燕云,必须也只能依靠西军,因此大力拉拢西军,甚至以西军监军的身份配合种家军连接出征西夏赢得不少胜利。

        甚至有一次攻取青唐,在开战之际,童贯突然接到皇帝手诏,原来皇宫失火,宋徽宗认为是不宜征战之兆,所以急令止兵。

        童贯看过手诏后,若无其事的折起来塞进靴筒,然后跟将士说:“陛下希望出兵成功。”

        只等到大败西夏,收复四州后,在庆功宴上,将领们兴高采烈地领功受赏,童贯慢悠悠地拿出皇帝的那份手诏,传示军中将领。众人看后大吃一惊。

        领军主将相当惶恐地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童贯回答:“那时士气正盛,如果止了兵,今后还怎么打?”

        主将问:“要是打败了可怎么办?”

        童贯说:“这正是我当时不给你们看诏书的原因,打败了,就由我一人去领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