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进一开始是想着出兵攻下青州济州,然后再攻克兖州,将三州连起来,打明旗号反宋的。
只是听到吴用说要放弃青州城、放弃须城,退回梁山韬光养晦。
莫非时机还没有成熟?
造反关系上万人的生死存亡,由不得史进马虎,他虚心地问道:“这是为什么?还请加亮先生指点!”
看到史进并没有因为攻克青州城,就骄傲自大了,依然肯虚心地向自己请教,吴用满意地点点头。
吴用将心中早已经想好的理由说了出来:“虽然我们攻克了青州城,不出意外当可以攻占青州、济州、兖州三州。但我们还是没有做真正做好起义造反的准备!”
“赵家养士一百五十余年,不曾杀害一文士,天下文士皆心向赵家。大哥此时起义,只怕不会得到多少文士帮助!没有文士的帮助,大哥准备找谁治理这些州地?没有文士的帮助治理,这三州之地要是所托非人,只怕不但帮助不到我们收集粮饷,反而会招惹百姓不满,心生怨气,要抵制我们。”
“而且当今圣上虽然贪图享乐,宠幸奸臣。但还没有到天怒民怨的地步,天下百姓依然心向大宋。”
“青州城虽然城高墙厚,但青州、济州、兖州皆无雄关险要之地可以把守阻塞朝廷大军。而且朝廷一向采取强干弱枝的策略。中央禁军有八十万,西北禁军有十几二十万。虽然梁山军训练有素,但兵甲不多,就算有三州之地,也只能满足两三万兵马所需,还要分兵把守各地。到时朝廷派大军来围剿,我们就首尾难顾,只怕会被朝廷一一击破,死无葬身之地!”
“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我们这边,大哥此时起兵造反并不是合适的时机。还望大哥三思!”
史进听到吴用的理由,陷入了沉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