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馏酒在中国古代并不怎么受欢迎。
尽管蒸馏酒早在元代诞生,但在之后的六百多年里,它都只是西南区域的支流文明,从未登上过大雅之堂。
达官贵人们并不喜欢喝蒸馏酒,更不会用蒸馏酒上正式酒席来款待宾客,从客观上讲,蒸馏酒并不适合佐餐。
黄酒和白酒就滋味而言,前者温文雄浑,后者辛辣无比,按现代人的饮食习俗来说,无疑前者健康,更符合中华儒家文明的不偏不倚,西方也有烈性酒,可是好像也没有谁把烈性酒当作佐餐酒来喝。
尤其是在古代,蒸馏酒原料采用的是口感差、不宜食用的高粱,酿制方面还没什么考究。
自然,不可能受欢迎。
那么潘员外为何细细品味了牛栏山二锅头后,会觉得滋味不错呢?
其主要原因是牛栏山二锅头精选优质高粱和小麦等,以豌豆、大麦等制成大曲为发酵剂,再则,牛栏山二锅头经过数百年酿造技术沉淀、历代酿酒师总结积累,早已经把古代“辛辣”的蒸馏酒,变成了清亮透明、清香芬芳、清雅柔和、口味醇厚、酒体协调、余味长的优质白酒。
材料变优质。
酿造工艺成熟。
细品之下辛辣感被醇香覆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