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校园辩论赛冠军,张胜发挥穷追猛打的精神,凌烟心里发苦,嘴巴张了半天。
“这个…对了,大理寺有专门的有司衙门负责修改法律,他们去做就好了,我根本不用操心……”
灵机一动,凌烟忽然想到大理寺的律字科,对方才是负责的主要机关。
“凌烟姑娘这些年可遇到过自己认为《大清律》存在问题的时候?或是发现《大清律》那一条存在问题?这种情况是否有过?”
凌烟想要蒙混过关张胜那里肯放过,话锋一转,凌烟又是一个措手不及。
作为最积极地捕快,凌烟不止一次遇到上风宣判犯人存在问题的时刻,几次凌烟曾经和上官发生过冲突,但是上官也很为难:《大清律》就是这么写的!
一句话凌烟彻底没辙,至于建议更改法律?这在衙门里是跨部门指责同事,凌烟再怎么傻也知道是官场大忌,因此凌烟一次都没做过,被张胜这么一问凌烟有些脸红,但是并不觉得自己理亏。
“律字科办自己的事情,为什么我要管……”
“凌烟姑娘此言大谬,路不平有人踩,更何况关乎百姓性命的大事《大清律》!凌烟姑娘发现法律存在漏洞而不提醒同僚,却心安理得的严格按照错误的法律执行下去,全然不顾被执行者的死活,这叫秉公执法么?自古公道自在人心,法律是用来保护百姓生命的,而不是用来坑害老百姓生命的!”
“在下不才,在山西执法期间发现山西额必锦为首的贪官污吏执政期间搜刮民脂民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摩尼教为何在山西出现而不是其他地方?因为额必锦执政不利导致官逼民反,寻常百姓什么都没有才造反!这种人的罪责与那些造反的贼人没什么区别,可是我《大清律》在此处十分模糊,按照的大清的默认规矩,满人犯法降一级执行,可是我尝试给这些官员的罪行降了很多级仍旧是死罪,再看《大清律》,满人犯罪罪大恶极者为流放宁古塔!”
“凌烟姑娘不知道,从额必锦执政到我把额必锦抓到京城,山西饿死了两万三千四百八十五名儿童,老人折半,成年人不知几何!我在山西的官道上看到狗吃人的尸体,这都是那些官员造成的!但是面对这些人犯的罪责我却找不到一条能够惩处他们的办法,你告诉我应该怎么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