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决定怎么对待真实世界的人,不能从虚假世界中找理由,只能从真实世界找理由。我的行动当然是确定的,然而需要一个更加正义的,无可指摘的理由,以及一个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无比正当的立场,这就是所谓的师出有名。

        在这次任务过程中,我有一个合理的推测,即委员会中的玩家们并不能视为一个带有恶意的群体,而是有各自不同主张的个体。其中必然存在着对于这个世界怀有善意的玩家,甚至这样的人才应该是大多数,破坏分子才是少数人。那些怀有善意的玩家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将这个世界视为真实,另一类将其视为虚假。这两类玩家都是我可以争取的对象,毕竟他们的基本需求都是要在这个世界安稳地生活下去,让他们遭遇威胁的根本原因不在于这个世界的原住民,而是那些肆意挑衅的破坏分子。我的正当立场,我的理由,就在这里。

        莱芙将那片记录要点的薄木片推远了一些,拿出一片新的,斟酌着用外交辞令般的口气轻声自语道:为了能让多数怀有善意的玩家在这个世界安稳生活,我得阻止少数玩家引起原住民敌意的行为,因为承担原住民怒火的,将是整个玩家群体,这对于那些不想陷入麻烦的玩家不公平。而且很显然,个位数顶多十位数的玩家无法对抗整个世界,出于自保的目的,应该选择合作而非对抗。

        她记下的第一句话是:我对抗委员会,是为了避免多数玩家受到波及,而非背叛。

        第二句话:我加入圣殿,并不意味着我投靠了原住民的阵营,如果没有正当理由,我不接受因为我的职业选择而遭受的任何质疑。

        第三句话:作为骑士,除非我的任务有损玩家的整体利益,否则任何玩家都无权阻挠我做职责以内的事情,也无权强迫我利用身份为其提供便利。

        最后一句话还是来自希尔顿团长的启发,在第二个任务中,他最让莱芙记忆深刻的说教,总结起来就是做好职责以内的事以及不做职责以外的事。这两句话让莱芙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为难。

        写完了三句话之后,莱芙又通读了一遍,一种双面间谍的荒谬感油然而生,可她明明不是。

        她就像是一根长在墙头的小草,一边是玩家,一边是异世界。两侧狂风劲吹,费了好大的劲才找到了一个确定的、不会动摇的位置。可气的是,这个墙头不是她自己爬上去的,而是硬被人移栽上去的。她原本应该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异界来客,应该像几乎所有异界文主人公一样,借助穿越获得的优势,而不需要因为穿越者的身份承担风险。

        在确定了她在玩家和这个世界之间的立场之后,接下来要确定的,就是她在圣殿和魔龙之间的立场。

        这两个决定有类似之处,按照同样的顺序考虑一遍。我有两重身份。其一是准圣殿骑士,需要完成任务,与邪恶为敌,我的任务包括与魔龙为敌。其二,我是魔龙的饲养者、挚友以及嗯,就是这两重身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