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原先想好了和萧原领结婚证的。
可等她看了户口本上的出生日期才知道她还没满十八岁呢,想领证得再等俩月。
没办法,只好再等着了。
至于说婚礼啥的,那也得往后拖。
安宁把这事跟董唤娣说了,董唤娣也没说啥,她不像现在村子里那些人,认为不到岁数也没什么,在家里办了酒席,那就是夫妻了,董唤娣还是很在意那张证的,毕竟那是国家承认的,只有领了证,才是合法的夫妻。
萧家那边,金三娘一天三催,可等萧原和她说了不够结婚的岁数时,金三娘也不再催了。
她吃过这种苦头,自然不想让自己的姑娘也再走一遍她的老路。
结婚的日子还有的等,安宁和萧原就开始安心工作。
等到花开的时节,安宁往杂志社寄的那篇散文还有短篇也有了音信,两篇文章都过稿了。
散文字数不多,稿费也没多少,但短篇字数可不少,稿费都有五十多元了。
两篇文章加起来稿费六十多块钱,顶得上安宁两个月的工资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