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你明天中午准备我的饭了,我要去青木大学报道了。”喻音吃下一口小白菜,突然说道。

        赵文月含蓄的点头,表示知道,吃完,喻音又回了实验室,谁知才进去三十分钟,外面就传来呼叫她的铃声,她薅了把头发,十分不乐意的下了楼。

        “谁啊,童阿姨,我不是说了,做实验的时候,不要打扰我,不管谁来,都让他等着。”话一说完就看到站在客厅里的一群身着正装的男男女女,大约十来个。

        “我,我,小喻。”童玉兰工作一个月,还是头一次见喻音发脾气,登时手足无措,面色惶惶。

        “喻音同志,不怪阿姨,是我们强行要进来的。”领头的一个中年男人解释道。

        喻音无奈:“算了,你们什么人?来找我有事?”

        中年男人身后立刻出现了一男一女,看年纪,才二十出头,男生眨着黑黢黢的眼睛:“你就是喻音?”

        喻音不答,看向一旁的中年男人,“我们是国科院的,他们俩是青木大学少年班的优秀毕业生,出国留学后本来是要进实验室的,可上面仔细考虑了下,想把他们放在你手下学习,如何?”

        从去年开始,他们就发现能在喻音手下正式工作的,最次也是个博士学位,而且最起码得是在行业工作了十年以上的顶尖人士,换普通的,或者是刚毕业的,都不行。

        一番调查,发现不行的原因是,喻音讲解的知识不仅深而且范围广,有些甚至都是没有验证的新理论,所以,她需要的助手不仅得涉猎广,还得迅速接受新事物,要求极高。

        可夏国地大物博,全国每天不知道有多少研究在同时进行,如果每次喻音要做新实验,就得从全国抽调骨干人才,那其它实验咋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