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念初跟着去了会议室,六个高管,其中一个是周严果,周严果是实验室的副主任,主任暂时还由刘铭兼任。
前半个小时都是在讨论模型的商业化运用,韩念初只在旁边静静地听着,这方面她知道一些,到底不精,便没有随意插话。
后面半个小时是讨论技术的进度,周严果把大致的时间说了一下,“全部完成,至少得两年。”
“用不着。”韩念初说道。
周严果诧异地望着她,“调参的时间是不可能缩到很短的,很多参数的迭代需要一个月以上。”
“那是以前,”韩念初走到白板前,“如果加上,可以将一个月才能迭代的数据,缩短到半天。”
刘铭吃了一惊,“有这种方法?”
周严果沉思半晌,想起她昨天的话,“是你昨天说的那个?”
韩念初点头,这个是后来广泛应用的方法,但在这个神经网络还没发展起来的年代,加速的方法自然也无从说起。
她边讲边在白板上画图,“我先展示一下当前模型的损失函数训练曲线……”她正说着,小曲端着托盘进来,给每个人分发茶水。
韩念初目光紧紧跟随小曲,一心二用,却全然不影响她思考的条理性,“你们可以看到,只用了10%的时间,模型的效果已经达到90%,而之后的90%的训练时间只是让模型提高到了91.2%。”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