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康虽然觉得他花钱太阔气,但有个这样老板,不得不说,他干事干得很舒心。

        一个镇中学一个镇小学,顶多够乡镇及其下属村子里的孩子入学就读,这还是因为现在教育普及率不高,很多孩子没有来上学。

        否则一个镇就一个中学,真塞不下。

        有的村子会有村小学,相当于给镇上的学校分担压力了,不是不愿意收学生,确实师资力量不够,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带多了班级和学生,分身乏术,也会影响老师的教学质量。

        关于这个,也是薪火基金会后续需要考虑的问题。

        目前他们助学,仅仅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保障师生基础学习生活所需,原本是有老师的。

        以后要是在教育空白区开展助学,从哪找老师还是个大问题。

        这个问题暂时放下,伍康给沈鱼汇报的下一个助学地点下沟乡,经过沟通后,沈鱼认同了他的选择和后续计划。

        下沟乡是真的穷,伍康之所以会起这个念头,是在红旗镇建工的时候,听说了一件事。

        下沟乡地处偏僻位置不好,学生们上学必得翻山越岭还要过桥,学生宿舍还不够用,只提供给确实住得很远当天上下学往返来不及的学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