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想用反间计,想破坏康平帝和薄春山的君臣之谊,结合之前齐永宁和李雅清的做法,这两件事也能对应上。
至于为何只出现了这两封内容不是那么敏感的信,偏偏敏感的、可能让薄春山背上通敌卖国罪名的信没有出现?
可能北晋并不想薄春山死,只是想让他和康平帝离心,对南晋失望。
失望了以后呢?
自然是改投北晋。
北晋很想挖南晋的墙角,从钟离契连续两年锲而不舍给薄春山写信,到眼前这个局面,无不在透露这个讯息。
开元帝似乎把薄春山看得很重,觉得南晋若是失去他,北晋可能不用再忌惮南晋,所以才会花费如此大的功夫,绕了这么大个圈子来行事。
先来明的,明的不行,那就来暗的。
给你布个死局,死局里还留了条生路,同时还可以考验康平帝是否信任薄春山,是否忌惮他,会选择顺水推舟坐视不管等等……有点无所不用极其的味道,还挺考验人心,挺像开元帝的手笔。
那么现在就出现了一个很大的疑点——
在此之前,顾玉汝一直以为是朝中那些大臣勋贵们觉得薄春山挡了他们的路,才会栽赃陷害于他。因为不管是从之前流言的散播,还是事情发生之后,想让薄春山和邵元龙卸职避嫌,都说明是这些人的手笔,他们是冲这两个位置来的,冲着水师,冲着海上贸易来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