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纂风镇你们知道吗?六横岛你们知道吗?”
一个商人模样的中年人插嘴道:“哪又有谁不知道?不过以咱的能力还去不了六横岛,只能去纂风镇做点小买卖。”
一听说是去纂风镇做买卖的,许多不是商人的普通人俱都投以羡慕的目光,能去纂风镇做买卖的,哪怕是小买卖,也都是富人。至少对于他们来说是如此。
“既然这两处你们都知道,那肯定知道咱们浙江平倭大将薄大人薄提督,他和邵元龙将军不光平定了咱们浙江的寇患,还平定了福建广州的寇患,不光如此,还大开对外通商之门,纂风镇和六横岛就是他建立的。”
“原来这长生祠是给薄提督建的?”
船上响起阵阵议论声。
“那处长生祠就是当地几个村镇的百姓给薄大人建的,他们给薄大人建祠可不光是因为这些,还是因为当年……”
老船家讲了很多,讲了当年沿海一带寇患四起,定波县风雨飘摇,是薄春山力挽狂澜建了民兵团,帮着当地百姓度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时刻。
“看到那地方了没有?”老船家指着远处一个高高耸起的土胚高台,“那就是当时薄大人带着人建的墩堡。看着似乎不起眼,但在当时可是起了很大的作用,你们是没见过当时那情形,一看到有倭寇来了,那墩堡的瞭望台上就会燃烟鸣锣,那阵势一道道狼烟接连而起,四方都是锣鼓喧天,倭寇还没来得及祸害老百姓,就被吓跑了。
“那年头少有沿海的地方不被倭寇祸害的,可我们定波治下,几乎没怎么因为倭寇死过人,因为倭寇都被薄大人赶跑了……”
附近几艘船的人,都聚精会神地听着老船家的讲诉,而他们似乎也都跟着讲诉进入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